被历史之茧包裹的“我们”:解读张悦然的《茧》
作者:
宋晓晨;郭海平
期刊:
文学教育(中) ,2018年(06):131-133 ISSN:1672-3996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宋晓晨; 郭海平]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张悦然;《茧》;历史叙事;破“茧”
摘要:
长篇小说《茧》是知名八零后作家张悦然的新作,她直面文革,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书写了受到了该历史事件影响的三家、三代人的爱恨纠葛,将个性化的成长书写带入其中。本文由“茧”字出发,分析了张悦然所描述的被“茧”所包裹的三代人的故事,这部转型之作亦是她的破“茧”之尝试,通过首次尝试将写作视野拓宽到历史叙事,仍保留有她的个人特色,突出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和青春书写,以隔代人的视角体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探索与合理地呈现。
语种:
中文
展开
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别让我走》
作者:
宋晓晨;郭海平
期刊:
海外英语(下) ,2018年(13):174-175 ISSN:1009-5039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23;[宋晓晨; 郭海平]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批评;石黑一雄;《别让我走》;身份;他者
摘要:
《别让我走》是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于2005年出版的小说,主要讲述一群自幼被寄宿学校教育在成年后接受命运捐献器官,以延续人类生命的克隆人的悲剧。该文从石黑一雄移民作家的身份出发,运用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以小说主人公凯茜为例,分别从克隆人的杂糅的文化身份和"他者"身份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殖民者黑尔舍姆与被殖民者克隆人之间的驯化者与被驯化关系。
语种:
中文
展开
《泰比》伦理解读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小说评论 ,2013年(S2):140-143 ISSN:1004-2164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郭海平]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麦尔维尔;托莫;赫尔曼;白人文化;杨金才;美国文艺复兴;异质文化;尤金·奥尼尔;二元对立;恩主
摘要:
《泰比》(Typee 1846)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成名作,它一经出版便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标志着麦尔维尔在文学上的成功.然而早期的评论界大都给《泰比》贴上游记、自传或带有传奇色彩的流浪故事等标签,认为麦尔维尔充其量不过是一个通俗性读物的写手,是一个与食人族一>>详细
语种:
中文
展开
《苔丝》:情感结构的颠覆与帝国想象的幻灭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理论月刊 ,2010年(5):131-133 ISSN:1004-0544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23;[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苔丝;情感结构;帝国想象
摘要:
托马斯·哈代的《苔丝》并非单纯地抨击了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伪善的宗教和不合理的法律制度,而且表现了对帝国事业的一种悲观的醒悟。尽管克莱尔的身上流露着强烈的殖民主义意识,哈代也尝试着将19世纪盛行的"情感结构"纳入他的创作框架,将海外殖民地设置为解决矛盾冲突的灵丹妙药,然而基于对现实更深切的关注,哈代最终颠覆了这种叙事结构,从而瓦解了关于帝国事业的常规的甜蜜想象。
语种:
中文
展开
以实玛利的精神探寻与生命感悟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2(1):56-57 ISSN:1008-8229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23;[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以实玛利
摘要:
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借用荷马史诗中的海上游历和冒险的模式,让以实玛利的精神探寻伴随着海上的冒险而得到启迪.以实玛利从陆地奔赴海洋表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而他从海洋回到陆地则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发现,"裴廓德号"航行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与感悟.
语种:
中文
展开
策略与意图——关于《白鲸》中鲸学章节的思考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名作欣赏 ,2010年(30):56-58 ISSN:1006-0189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鲸学章节
摘要:
《白鲸》中有关鲸鱼和捕鲸知识介绍的说明文体与传统叙事的不协调的并置一直以来都备受学界的质疑和诟病。用"开本"的形式对鲸鱼进行分类显然是麦尔维尔精心策划的书写策略,它为我们解决小说中文体杂陈的问题提供了必要的解读途径。鲸学章节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的再现,而是一个巧妙的"阅读"亚哈的个性的隐喻。
语种:
中文
展开
康普生家族悲剧与基督教伦理
作者:
郭海平;李漫萍
期刊:
湖北社会科学 ,2010年(01):140-142 ISSN:1003-8477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23;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03;[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李漫萍] 广东教育学院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基督教伦理
摘要:
作为一位在艺术手法上大胆创新者但同时又是最因袭传统的伦理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喧哗与骚动》将基督教伦理的"爱"、"信"主德纳入小说创造,通过对康普生家族成员"爱"的缺乏和"信"的丧失的刻画揭示了这个家族悲剧与基督教伦理之间的渊源,表达了他对美国南方在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中所遭遇的生存困境的独特思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生命探寻与意义发现——论以实玛利的“裴廓德号”航行
作者:
郭海平;李漫萍
期刊:
名作欣赏 ,2010年(09):60-63 ISSN:1006-0189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武汉,430023;广东教育学院外语系,广州510303;[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李漫萍] 广东教育学院
关键词: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以实玛利;生命意义
摘要:
麦尔维尔在其经典巨著《白鲸》中对陆地和海洋的关系有着集中而深刻的描述。小说中海洋陆地场景的切换和以实玛利对于人生的感悟是交相呼应的。以实玛利从陆地奔赴海洋表现的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而他从海洋回到陆地则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发现。因此,小说中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轨迹折射的是以实玛利关于生与死的体验,表达了他对人生乃至生命意义和终极价值的独特思考与阐释。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白鲸》与《弗兰肯斯坦》的互文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湖北社会科学 ,2010年(12):132-134 ISSN:1003-8477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23;[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弗兰肯斯坦》;互文性
摘要: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的反科学技术主题的延续,执着不悔的亚哈则是对忏悔的弗兰肯斯坦的创造性背叛.这种互文关系的确立既有表达现实意义的需要又是文学创作观的反映.
语种:
中文
展开
法律·伦理·苔丝德蒙娜的悲剧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戏剧文学 ,2010年(09):86-90 ISSN:1008-0007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悲剧角色;苔丝;《奥瑟罗》;伦理;法律;莎士比亚;文学批评;悲剧英雄
摘要:
<正>文学批评界对莎士比亚的悲剧《奥瑟罗》中同名主人公、悲剧英雄奥瑟罗的热议远远超过了对另一悲剧角色苔丝德蒙娜的关注,即使在投向苔丝德蒙娜的偶然的一瞥中,也是饱含着挑剔,认为该形象刻画得似嫌单薄,行为发展的线索模糊,理据不足;先是忤逆父权,后是温顺懦弱,前后矛盾,不如奥瑟罗那样性格鲜明,血肉丰满。
语种:
中文
展开
白鲸象征意义多义性的历史文化研究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20(3):19-21 ISSN:1671-3842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23;[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象征;历史文化
摘要:
对麦尔维尔的经典巨著《白鲸》中白鲸的象征意义的研究形成针锋相对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白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象征的运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白鲸的象征解读是可笑的、矛盾的。这种象征意义多义性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折射,它对我们理解《白鲸》的主题和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有很好的启示。
语种:
中文
展开
运思独特,立意高远——评《赫尔曼·麦尔维尔导论》
作者:
Guo Haiping*
期刊:
外国文学研究 ,2010年32(5):163-165 ISSN:1003-7519
通讯作者:
Guo Haiping
作者机构:
[Guo Haiping; Guo, HP] Wuhan Polytech Univ, Foreign Language Dept, Wuhan 430023,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Guo Haiping] W;Wuhan Polytech Univ, Foreign Language Dept, Wuhan 430023,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温·凯利;赫尔曼·麦尔维尔导论;文学创作;思维惯式;基本模式
摘要:
在浩如烟海的关于赫尔曼.麦尔维尔的著述中,布莱克韦尔出版公司于2008年推出的温.凯利的《赫尔曼.麦尔维尔导论》一书非常值得我们的关注。该书以"阿加莎"系列通信为切入点,分析了麦尔维尔文学创作的思维惯式及基本模式,为读者了解麦尔维尔并进入麦尔维尔的创作空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语境下的《白鲸》研究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30(3):90-92 ISSN:1008-7427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湖北,武汉,430023;[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中国语境
摘要:
我国学界对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经典巨著《白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三十年,即上个世纪80年代的基础研究、90年代的深入研究和本世纪初的较为全面的研究。研究过程中的重复、研究向纵深方向推进、研究中将中国背景和中国关怀作为阅读出发点和指归及专家的积极参与和指引都是我国麦氏研究面临的问题。对中国语境下的《白鲸》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为深化麦尔维尔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语种:
中文
展开
从本科毕业论文反思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以英语专业文学方向为例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海外英语(下) ,2010年(11):496-497 ISSN:1009-5039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23;[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写作;英语专业本科生
摘要:
以英语专业文学方向的本科毕业论文为例探讨了学生论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在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师的配置等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驯悍的颠覆——《驯悍记》人物形象与主题意蕴再审视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戏剧文学 ,2010年(05):39-42 ISSN:1008-0007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莎士比亚;《驯悍记》;陌生化
摘要:
莎翁的《驯悍记》取材于苏格兰民谣《一张马皮捆悍妇》,莎翁不仅把"驯悍"事件进行了陌生化处理,而且对彼特鲁乔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运用了陌生化的策略。正是借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莎士比亚打破了观众对传统驯悍内容的常备反应,不仅巧妙地揭示了一个掩藏在财富追逐面纱下的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而且在完成他对传统驯悍文学和文化修正的同时传递了"两性和谐"的家庭婚姻理念。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白鲸》中斯达巴克的理性(英文)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世界文学评论 ,2009年(2):166-168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理性
摘要:
In his masterpiece Moby-Dick, Herman Melville portrayed the characters with flesh and blood. Besides Ahab’s monomania, Ishmael’s indulgence in meditation, loyal Quequeg, what impresses readers most is Starbuck’s rationality which suggests itself in the following two ways: he knows how to balance interests and risks and he can interpret the man-nature relation from the economic perspective. However, what lies latent behind Starbuck’s rationality is anthropocentricism, which finally leads to his tragedy.
语种:
英文
展开
《喧嚣与骚动》中爱的伦理
作者:
郭海平;郭肖
期刊:
文学教育(中) ,2009年(09):104-105 ISSN:1672-3996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
基督教伦理;中爱;《喧哗与骚动》;亨利·詹姆斯;理论大师;凯蒂;基督教义;小昆;南方传统;杰生
摘要:
<正>美国著名小说理论大师亨利·詹姆斯曾表明"每一个伟大的作家都有他的伦理核心"(詹姆斯55)。那么福克纳创作《喧哗与骚动》的伦理核心是什么呢?福克纳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基督徒家庭,他深受基督教义的影响。在基督教伦理中,"爱"的伦理思想在其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种:
中文
展开
《白鲸》中人与自然伦理秩序的破与立
作者:
郭海平
期刊: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29(05):43-45 ISSN:2095-4654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23;[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伦理秩序;人与自然
摘要:
从裴廓德号的悲剧和以实玛利的幸存入手,分析<白鲸>中折射的关于人与自然伦理秩序的思考.指出裴廓德号的沉没是对人类破坏人与自然之间伦理秩序的必然惩罚,而以实玛利的幸存则构建了体现在小说中人与自然生命和谐共生的伦理思想.
语种:
中文
展开
超世越俗——论苔丝的婚姻观
作者:
郭海平;赵菡
期刊:
四川戏剧 ,2009年(5):52-53 ISSN:1003-7500
作者机构:
1. 武汉工业学院外语系;2. 枣阳市第二中学;[赵菡] 湖北省枣阳市第二中学;[郭海平]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婚姻观;资产阶级社会;苔丝;维多利亚时代;《玩偶之家》;英国小说;不平等待遇;男权意识
摘要: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男权意识处于主导地位。在男权话语的控制下,女性处于失声状态,对自己所受的不平等待遇保持沉默。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群鬼》以及其他一些戏剧.揭开了资产阶级社会甜蜜温柔的动人面纱.赤裸裸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男权社会对女性的玩弄.对保护这种关系的宗教法律和伦理道德提出了质疑.易卜生表现妇女反抗的戏剧深深地引起了哈代的共鸣。哈代在1890年的《新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英国小说的直率》的文章.认为“当今大多数英国小说是以缺乏真实为特点的”.
语种:
中文
展开
The Ethical Interpret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Moby-Dick
作者:
Guo Haiping
期刊:
外国文学研究 ,2009年31(3):34-43 ISSN:1003-7519
通讯作者:
Guo, H.
作者机构:
[Guo Haiping] Wuhan Polytech Univ, Foreign Language Dept, Wuhan 430023,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Guo, H.] F;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 Wuhan 430023, China
关键词: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亚哈;斯达巴克;以实玛利
摘要:
本文对“裴阁德号”捕鲸船上主要人物的伦理行为进行了探究。亚哈在同白鲸的搏斗中,用动物界的生存法则处理和白鲸的冲突,表现的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生存法则,即自然伦理;斯达巴克看重大鲸的经济价值,站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立场上来处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体现的是自然为人类所用的经济伦理观念;以实玛利则将人类社会的仁爱扩展到了动物世界,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念。亚哈的毁灭和以斯达巴克为代表的“裴阔德号”的悲剧及以实玛利的生还,反映了麦尔维尔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伦理取向,并进一步揭示了他在小说中传达出的伦理思想:在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上,人类需要的应该是以实玛利式的伦理关怀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成人类和谐的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是人类命运的终极式救赎。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