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ediating Role of Family Func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id-Pregnancy Women: A Birth Cohort Study in Wuhan, China
作者:
Yihan, He;Zhou, Hui;Luo, Jiyu;Xu, Ao;Qiu, Dongmei;...
期刊: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25年16:1588065 ISSN:1664-0640
作者机构:
[Yihan, He; Luo, Jiyu; Xu, Ao; Qiu, Dongmei; Huang, Haiyun; Peng, Xiaorui; Zhou, Yujia; Hu, Xiang; Zhang, Hongling]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China;[Zhou, Hui] Huangsh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angshi, China;[Xu, Lingyun; Li, Ya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China;[Li, Yuanyuan] Key Laboratory f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ebei Province, China
关键词:
family functioning;stressful life events;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Depression;Mediation
摘要:
Background: In current research on prenatal depression among pregnant women, the role of family functioning is crucial yet often overlooked. Specifically, in the field of maternal mental health, relatively limited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women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depressio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tressful life events of women in their second trimester, and to explore whether family functioning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ful even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3,386 pregnant women from the Wuhan Healthy Baby Birth Cohort.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10-item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10), the Family APGAR Index, and the 18-item Stressful Life Events Scal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The findings revealed significant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depression, family functioning, and stressful life events. Family functioning was found to partially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explaining 21.9% of the variance.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mproving family functioning and fostering communication can help reduce depressive symptoms during the second trimester, supporting maternal mental health.
语种:
英文
展开
武汉市某高校2022年新生入学体检结果分析
作者:
沈玲;朱佳慧;胡翔;赖文军;钟文娟
期刊: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3年42(03):115-119 ISSN:2095-7386
作者机构:
[赖文军; 沈玲] 武汉轻工大学 校医院,武汉 430023;[钟文娟; 朱佳慧; 胡翔] 武汉轻工大学 医学与健康学院,武汉 430023
关键词:
高校新生;体检;异常率;健康状况
摘要:
本研究选取武汉市某高校2022年新生入学体检结果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分析不同体检项目的异常检出率,并对比不同性别新生的各项体检结果,研究显示,2022年新入学的6 037名学生中,体检的总体异常检出率为95.5...展开更多 本研究选取武汉市某高校2022年新生入学体检结果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分析不同体检项目的异常检出率,并对比不同性别新生的各项体检结果,研究显示,2022年新入学的6 037名学生中,体检的总体异常检出率为95.5%,视力、BMI、血压、贫血以及转氨酶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91.6%、41.8%、1.7%、5.5%及10.6%。不同体型男女新生的血压和贫血异常率有所不同。体型胖的男生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女生,低血压的男女生检出率无较大差异;体型偏瘦的新生贫血检出率最高,而女生的贫血检出率远高于男生。不同性别新生体检BMI、血压、贫血和转氨酶异常检出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校新生体检异常检出率较高,且部分项目的男女生异常情况差异较大,视力不良情况严重。针对此现状,学校需重点开展多种健康宣教和干预工作,提高高校学生的健康素养和状况。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近10年我国乳腺癌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作者:
彭子涵;胡翔
期刊: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29(07):1-6 ISSN:1006-6411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
关键词:
乳腺癌;护理;可视化分析;研究热点;核心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我国乳腺癌护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11年—2020年我国12种护理核心期刊中乳腺癌护理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1 367篇文献。文献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小范围的研究团队初具雏形,仍存在合作较弱和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研究热点包括生活质量、化疗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心理护理、质性研究、术后并发症、康复及护理干预等;研究前沿集中在病耻感、延续性护理、纵向研究、研究工具性能的测定与循证护理。结论 乳腺癌护理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护理人员的重视与关注,其研究的深度及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膝骨关节炎病人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
宋秉娜;胡翔;彭子涵;黄长睿
期刊:
护理研究 ,2022年36(10):1827-1830 ISSN:1009-6493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与健康学院,湖北 430023;[彭子涵; 宋秉娜; 胡翔; 黄长睿]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运动;康复;护理;综述
摘要:
对膝骨关节炎病人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以及运动康复效果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膝骨关节炎病人运动康复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康复护理策略
作者:
黄长睿;胡翔
期刊:
人人健康 ,2022年(03):108-110 ISSN:1004-597X
作者机构:
[黄长睿; 胡翔]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康复;护理
摘要: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现已成为运动损伤的常见类型之一,由于损伤后的ACL很难自我修复,因此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已经成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同时,合理完善的康复护理技术对促进患者基本生活和体育运动能力的恢复有着积极作用。虽然现在已有大量与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的相关研究,但针对不同康复时期和训练强度的康复护理方法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因此,本文从术后限制疼痛与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度的恢复训练、支具的使用、肌力训练和本体感觉等方面对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技术进行阐述。
语种:
中文
展开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研究进展
作者:
黄长睿;胡翔
期刊:
科学养生 ,2021年24(19):296-298 ISSN:1672-9714
作者机构:
[胡翔; 黄长睿]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评估;康复;综述
摘要: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维持人体膝关节稳定性最为重要的结构,由于ACL 损伤后会使患者产生膝关节疼痛、水肿和异常步态,甚至对日常活动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对有运动活动需求的人群而言,ACL 损伤后的康复护理效果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生理结构、损伤原因、临床表现、功能评价方法和康复等多个方面对前交叉韧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语种:
中文
展开
闭合性小腿骨折术前消肿方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
杨璠;胡翔
期刊: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27(7):23-26 ISSN:1006-6411
作者机构:
430000 武汉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胡翔; 杨璠]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闭合性;小腿骨折;术前消肿
摘要:
总结了闭合性小腿骨折致肿胀的发生机制、并发症以及目前临床上闭合性小腿骨折术前消肿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认为重视各种治疗及康复方法的早期综合运用是闭合性小腿骨折术前消肿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微课的课堂翻转模式研究——以作业治疗学为例
作者:
王全;汪欧阳;夏昶;胡翔
期刊: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年19(15):128-129 ISSN:1673-5641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夏昶; 王全; 胡翔; 汪欧阳]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翻转课堂;作业治疗;微课教学
摘要:
目的: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健康科学教育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旨在对以微课为基础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学生分为翻转课堂组和传统课堂组。课前提前通过微课平台自主学习。通过收集反馈问题,评估学生对课程学习中自我认知能力和兴趣,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考核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翻转课堂组认为课堂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对课程材料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和临床思维。与传统课堂组相比,翻转课堂组在期末考核中表现更好。结论:学生反馈表明,翻转课堂有利于课堂上的互动与协作。翻转课堂教学法在作业治疗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语种:
中文
展开
肌肉骨骼康复学案例教学法在医教协同模式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
张奇峰;汪欧阳;胡翔
期刊:
科教导刊 ,2019年(17):95-97 ISSN:1674-6813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张奇峰; 胡翔; 汪欧阳]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肌肉骨骼康复;医教协同
摘要:
目的:对肌肉骨骼康复学案例教学法在医教协同模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校2013级康复治疗学学生90人作为实验组,2012级康复治疗学学生90人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校内康复技能实验室采用虚拟病例案例教学法,实验组在附属医院康复科采用真实病例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估。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1.0123,P=0.3128),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优于级对照教学组(t=3.0810,P=0.0024);实验组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及表达能力五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t=3.7125,P=0.0003;t=8.1592,P=0.0001; t=1.6391,P=0.0001; t=3.7902,P=0.0002; t=4.5140,P=0.0001)。结论:医教协同模式下的案例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表达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均有更积极的作用,可作为康复治疗专业临床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的新思路。
语种:
中文
展开
模块化教学在《文体疗法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作者:
汪欧;张红菱;胡翔;王全;张奇峰
期刊: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8年37(2):109-112 ISSN:2095-7386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附属长江航运总医院 康复医学科 湖北武汉430014;[张红菱] 长江航运总医院;[汪欧]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文体疗法;模块化教学;康复治疗专业
摘要:
模块化教学是重视知识的应用、以技能培训为核心、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针对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文体疗法课程教学的现状,课题组将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文体疗法学》课程建设中,建立以岗位任务为核心、重视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研究和思考模块化教学改革中的经验和问题,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钻研的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学生最大摄氧量与身体素质关系的研究与分析
作者:
施振文;胡翔#SHI Zhen-wen;HU Xiang
期刊:
医学信息 ,2015年(z2):198-198 ISSN:1006-1959
作者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部,上海,201203;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23
关键词:
大学生;摄氧量;体质
摘要:
研究采用国际较为通用的最大摄氧量测试方法,研究大学生最大摄氧量水平,并探讨最大摄氧量与体质以及平时所参加体育活动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男大学生总体最大摄氧量一般;同时也发现最大摄氧量越好,则体质相对越好;最大摄氧量与体脂率负相关,与肺活量,瘦体重等相关性不高;不同的最大摄氧量所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基本没有区别,球类运动是大多数男大学生所喜爱的项目。由此提示我们应多开展一些球类项目,以满足学生们运动需要,从而使学生体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语种:
中文
展开
日本大学生和上海市大学生体质的对比研究
作者:
施振文;胡翔
期刊:
医学信息 ,2015年28(51):38-39 ISSN:1006-1959
作者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部,上海,201203;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施振文] 上海中医药大学;[胡翔]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体质;上海市;日本;大学生
摘要:
目的 不同国家地区对比调查是体质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其结果能够有效的反映研究对象的体质现状.方法 对生活在不同地域人群同时期体质状况横剖面调查结果的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在体质方面的差异.结果 据此寻找原因,为增强体质提供对策.结论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日本高校的大学生体质进行的横向比较研究发现,身体形态方面,上海市男女大学生身高高于日本男女大学生,平均体重上海市男大学生小于日本男大学生,女生体重相差不大,日本男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略胖于上海市男女大学生,这可能与两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日常生活的自动化程度有关.身体素质方面,上肢力量素质是日本男女大学生好于上海市男女大学生,而下肢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上海市男女大学生都好于日本男女大学生,这可能与两个国家的体育教育的侧重点不同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依托大学生创新基地,促进《康复功能评定》教学改革
作者:
胡翔;王加谋;张奇峰;张红菱
期刊:
中国康复 ,2014年(2):154-156 ISSN:1001-2001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武汉,430023;[王加谋; 张奇峰; 张红菱; 胡翔]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康复功能评定;教学研究;康复教育
摘要:
《康复功能评定》是康复治疗学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康复医学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康复功能评定》的教学贯穿于康复医学教学课程的全过程中,治疗师通过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采集、归纳、综合分析客观资料,从而提出符合障碍本质的结论,为预防和治疗功能障碍提出依据,也为临床康复治疗的实施奠定基础。因此,《康复功能评定》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康复治疗师的实际工作能力。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理论与真实环境的实践相对脱节,尤其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真实病例的接触,教学与实践环节分离,学生缺少在真实环境中获取康复知识的机会;考试采用笔试为主、理论学习情况评价为主的方式,造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足,真实病例评定能力缺乏,故培养的学生难以成为高素质的临床应用型人才。针对上述情况,依托在建大学生创新基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语种:
中文
展开
合作学习教学法在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胡翔;王加谋;张奇峰;张红菱;陈勇
期刊: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4年36(6):481-482 ISSN:0254-1424
作者机构:
[胡翔; 王加谋; 张奇峰; 张红菱]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陈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物理治疗学;合作学习;康复教育;治疗师培训
摘要:
目的探讨合作学习教学法在物理治疗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就读时间不同将65名康复治疗学本科学生分为对照班及实验班。对照班及实验班在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于课程结束后比较两个班学生在操作考核及理论考核成绩方面的差异,并调查实验班学生对合作学习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实验班学生理论成绩[(39.87 ±7.43)分]、操作成绩[(36. 56±8.53)分]及总评成绩[(84.70±6.58)分]均较对照班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实验班学生认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学习主动性、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及自身领导才能等方面均表示满意,但对教学目标、讨论内容系统性、学习评量的满意度较差。结论合作学习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及增强团结合作精神,促其全面掌握康复技能,可在康复治疗学课程教学中选择性推广、应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药熏蒸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
胡翔;徐睿华
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2014年25(2):390-391 ISSN:1008-0805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武汉,430022
关键词:
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中药熏蒸;关节松动术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结合关节松动术对改善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58例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康复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及关节松动术.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分别对膝关节屈曲关节活动范围(ROM)[包括主动/被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PROM)]、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站立-走”计时测试(TUG)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基本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周后,2组患者膝关节屈曲AROM、PROM、VAS和TU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间比较,治疗组在膝关节屈曲AROM、PROM和VAS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但两组TUG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常规康复治疗配合中药熏蒸及关节松动术对改善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比单纯常规康复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语种:
中文
展开
三种间接推算VO2max方法的研究
作者:
胡翔;陈建
期刊: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33(4):312-314 ISSN:1003-983X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9;[陈建] 武汉体育学院;[胡翔]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最大摄氧量;台阶实验;功率自行车;大学生
摘要:
目的:研究常用的三种最大摄氧量间接测试方法(ACSM功率自行车方案,35、40cm 1步台阶实验法,2步18cm台阶实验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对中国大学生最大摄氧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两所院校349名非体育类普通大学生,其中男生228名,女生121名,分别应用以上三种间接测试最大摄氧量的方法进行测试。结论:三种间接测试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加以改进,其测试结果才能准确地反应我国大学生的有氧耐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平衡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
黄怡;潘翠环;叶正茂;胡翔
期刊:
中国康复 ,2014年(3):170-172 ISSN:1001-2001
作者机构: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广州,510260;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武汉,430023;[叶正茂; 黄怡; 潘翠环]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胡翔]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平衡训练;Pusher综合征;下肢运动能力
摘要:
目的:探讨平衡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Pusher综合征患者6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odex平衡功能分析训练仪进行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 A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及Berg平衡量表(BBS )评定。结果:治疗5周后,2组FAC、FM A 、BI及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恢复较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语种:
中文
展开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的临床疗效
作者:
胡翔;徐睿华
期刊:
中国康复 ,2013年28(5):365-366 ISSN:1001-2001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学院,武汉,430023;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武汉,430022;[徐睿华]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胡翔]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智能康复训练;脑卒中;痉挛;平衡能力
摘要: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及"站立-走"(TUG)计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可促进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下肢功能的改善。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