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蛋白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
谭书琪;张燕鹏;张维农;胥伟;胡志雄
期刊:
食品科技,2020年45(2):185-189 ISSN:1005-9989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大宗粮油精深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48;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48;[张维农; 张燕鹏; 胥伟; 谭书琪; 胡志雄]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米糠蛋白;提取;功能特性;应用
摘要:
米糠是稻米加工产业中的主要副产品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资源。文章综述了米糠蛋白提取方法、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米糠蛋白的生产加工及其在食品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乳化性专用全蛋液超声波杀菌工艺优化
作者:
黄倩;张志鹏;王宏勋;易阳;张燕鹏;...
期刊:
中国家禽,2020年42(7):64-69 ISSN:1004-6364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张志鹏; 张燕鹏; 王宏勋; 胥伟; 黄倩; 易阳]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超声杀菌;全蛋液;乳化性;工艺优化
摘要:
为最大限度提高全蛋液的乳化性,以全蛋液为研究对象,进行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乳化性专用全蛋液超声杀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保证微生物致死率大于90%的条件下,优化乳化性专用全蛋液的超声功率(130~390 W)与处理时间(10~30 min).结果 显示:随超声功率增大和时间延长,乳化性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超声功率为260 W和超声时间为20 min时达到较大值(1.455和1.456).考虑到实际生产和响应面结果,较优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278 W、处理时间19 min,在此条件下,乳化性为1.486,较未经处理全蛋液的乳化性提高3.6%,较巴氏杀菌蛋液的乳化性高7.07%.研究表明:超声波杀菌较巴氏杀菌更适宜生产乳化性专用全蛋液.
语种:
中文
展开
Determination of perfluoroalkyl carboxylic acid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by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with GC-MS analysis
作者:
Hu, Zhixiong*;Li, Qian;Xu, Li;Zhang, Weinong;Zhang, Yanpeng
期刊:
Journal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 & Related Technologies,2020年43(7-8):282-290 ISSN:1082-6076
通讯作者:
Hu, Zhixiong
作者机构:
[Zhang, Yanpeng; Zhang, Weinong; Hu, Zhixiong] Wuhan Polytech Univ, Key Lab Deep Proc Major Grain & Oil, Minist Educ, Wuhan, Peoples R China.;[Zhang, Yanpeng; Zhang, Weinong; Hu, Zhixiong] Wuhan Polytech Univ, Coll Food Sci & Engn, 68 Xuefu South Rd, Wuhan 430023, Peoples R China.;[Li, Qian; Xu, Li] Huazhong Univ Sci & Technol, Tongji Sch Pharm, Wuhan,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Hu, Zhixiong] W;Wuhan Polytech Univ, Coll Food Sci & Engn, 68 Xuefu South Rd, Wuhan 430023,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Carboxylic acids;Esterification;Esters;Gas chromatography;Ionization of gases;Liquid chromatography;Liquids;Mass spectrometry;Chloroformates;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Environmental ana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erfluoroalkyl carboxylic acids;Extraction;alkyl group;carboxylic acid;lake water;perfluoro compound;perfluorodecanoic acid;perfluorododecanoic acid;perfluoroheptanoic acid;perfluorononanoic acid;perfluorooctanoic acid;perfluorotetradecanoic acid;perfluoroundecanoic acid;river water;unclassified drug;Article;correlation coefficient;derivatization;esterification;ionization;limit of detection;limit of quantitation;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mass fragmentography;process optimization;reproducibility;water sampling
摘要: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developing a rapid, efficient, and eco-friendly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perfluoroalkyl carboxylic acids (PFCAs) in aqueous matrices.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based on esterification of PFCAs by isobutyl chloroformate followed by 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DLLME) of the derivatives. Quantitation of the isobutyl esters of PFCAs was carried out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with electron ionization.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PFCAs could be determined in linear ranges of 1–1000 ngmL−1 with goo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 > 0.991).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and 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ranged from 0.9 − 3.0 ngmL−1 and 2.7 − 9.0 ngmL−1,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showed satisfactory reproducibility with intra-day and inter-day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s) in the range of 3.4 − 14.6% and 3.5 − 17.2%, respectively. It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rmine PFCAs in several river and lake waters, ranging from 8.47 to 150.14 ngmL−1. © 2020, © 2020 Taylor & Francis Group, LLC.
语种:
英文
展开
创新方法在农业领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
黄倩;王斌;张燕鹏;胥伟;金鑫
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17):249+251 ISSN:1007-5739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23;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王斌] 河南科技学院;[金鑫] 河南科技大学
关键词:
创新方法;农业科技;科研项目;应用
摘要:
本文基于创新方法在我国农业领域科研项目中的应用现状,总结概括了其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创新特征,以"七大作物育种"为例分析了创新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以期为发挥创新方法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驱动作用提供参考,提高科研创新效率。
语种:
中文
展开
腺嘌呤柱前衍生化-HPLC-FLD法测定3-氯-1,2-丙二醇的方法优化
作者:
胡金华;杜言;李小敏;胡志雄;张维农;...
期刊:
中国油脂,2020年45(8):130-137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大宗粮油精深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轻工大学),武汉430023;[张维农; 张燕鹏; 李小敏; 杜言; 胡金华; 齐玉堂; 胡志雄]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食用油;3-氯-l,2-丙二醇(3-MCPD);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腺嘌呤
摘要:
3-氯-1,2-丙二醇(3-MCPD)经高碘酸钠溶液氧化裂解、腺嘌呤衍生化后的产物——1,N6-亚乙烯基腺嘌呤(ε-Ade)为强荧光物质,通过对其荧光光谱与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优化,结合测定体系背景干扰的抑制,对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测定3-MCPD水溶液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优化条件为:使用耐碱性反相C18色谱柱进行测定,流动相中甲醇体积分数为20%,水相为pH 9.0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食用油中3-MCPD的测定需以0.01 g/mL的NaCl溶液作为萃取水相,氧化裂解3-MCPD的高碘酸钠可采用等量的亚硫酸钠还原、1.1倍量的醋酸铅沉淀予以去除,从而抑制空白峰的干扰,将该方法应用于多种食用植物油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RSD在0.32%~4.63%之间);样品谱图显示基质干扰很小,方法选择性高。
语种:
中文
展开
稀酸协同超声波处理对米糠蛋白功能特性与结构的影响
作者:
张燕鹏;胥伟;胡志雄;张维农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 430023
会议名称: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会议时间:
2019-11-13
会议地点:
武汉
会议论文集名称: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论文集
关键词:
米糠蛋白;分子结构;功能特性;稀酸;超声波
摘要:
采用0.9%(w/w)稀硫酸分别在80℃和90℃下浸泡处理脱脂米糠2 h后再经超声波处理,米糠蛋白提取率从53.1%分别提高至61.9%和72.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稀酸-超声波协同处理对米糠蛋白功能特性与结构的影响。与原样米糠蛋白相比,两种稀酸-超声波处理所得米糠蛋白的乳化活性均无显著改善,乳化稳定性均有所降低;两种米糠蛋白的起泡能力则均显著改善(P <0.05),其中80℃浸泡条件下所得米糠蛋白的泡沫稳定性略有改善。对米糠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经稀酸-超声波处理后米糠蛋白形成了相对大分子量的蛋白质聚集体,导致米糠蛋白的表面疏水性降低;圆二色谱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米糠蛋白的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的含量相对减少而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则增加;荧光光谱分析则发现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发生了红移且荧光强度降低。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协同处理使得米糠蛋白的分子结构展开,分子柔性增加,从而有利于米糠蛋白的溶解和起泡能力的提高,但由于分子间的聚集也使得其乳化稳定性降低。
语种:
中文
展开
糖基化反应改善蛋清粉凝胶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杜文琪;蒋盼盼;胥伟;雷铭杨;王宏勋;...
期刊:
食品工业,2019年40(2):185-189 ISSN:1004-471X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23;[蒋盼盼; 张燕鹏; 王宏勋; 雷铭杨; 胥伟; 杜文琪]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糖基化反应;蛋清蛋白;葡聚糖;凝胶性
摘要:
试验研究葡聚糖添加量,以及在一定量葡聚糖添加的条件下,反应温度、相对湿度、反应时间、pH对蛋清蛋白凝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葡聚糖的添加量,提高反应温度、相对湿度、反应时间、pH,蛋清蛋白凝胶强度和持水性均先增加后减小。当葡聚糖添加量为7%,温度为70℃,反应相对湿度为70%,反应时间为3 d,反应初始p H为8时,凝胶强度与持水性较高。研究证实糖基化反应可显著改善蛋清蛋白的凝胶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米糠蛋白的起泡特性及其泡沫微观形态
作者:
张曼君;李小敏;张燕鹏;齐玉堂;张维农;...
期刊:
食品科学,2018年39(22):8-14 ISSN:1002-6630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大宗粮油精深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宗粮油精深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23;[张曼君; 张燕鹏]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大宗粮油精深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宗粮油精深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23;[李小敏; 齐玉堂; 张维农; 胥伟]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关键词:
米糠蛋白;起泡特性;微观形态
摘要:
考察pH值和NaCl浓度对米糠蛋白起泡特性及泡沫微观形态的影响,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当米糠蛋白溶液中不添加NaCl、pH 4时起泡能力较差,但泡沫稳定性可达最大值(88.3±7.3)%,而当溶液的pH值偏离4时起泡能力增加,在pH 10和12条件下起泡能力分别可达(73.3±0)%和(168.9±10.2)%,泡沫稳定性分别为(74.7±2.5)%和(68.5±2.1)%;另外在米糠蛋白溶液pH值为4和7条件下分别添加1%的NaCl后,可显著提高起泡能力至(77.8±3.8)%和(90.0±5.8)%.米糠蛋白泡沫的微观形态随时间变化规律说明,不同pH值条件下起始阶段气泡的直径大小分布与泡沫稳定性相关,而当添加NaCl后米糠蛋白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的改变则与气泡数量和平均面积二者的综合效应有关.
语种:
中文
展开
鸡蛋储藏时间对蛋清液起泡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
陈湘粤;雷铭杨;胥伟;王海滨;王宏勋;...
期刊:
中国家禽,2018年40(3):35-38 ISSN:1004-6364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23;[张燕鹏; 王海滨; 王宏勋; 胥伟; 雷铭杨; 陈湘粤]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储藏时间;鸡蛋蛋清;蛋白;起泡性
摘要:
研究通过监测不同温度(25℃、4℃)储藏鸡蛋蛋液pH值、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储藏时间对蛋清液起泡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鲜蛋于常温25℃条件下放置29 d,全蛋液p H值先由6.8升至7.7后逐渐降低,蛋清液起泡性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起泡性初始值为107.8%,储藏25 d后达到421.2%,之后逐渐降低;4℃下储藏的样品起泡性变化规律与常温相似,储藏17 d后达到270.9%。研究表明:在使用鸡蛋生产焙烤食品时,选用4℃储藏2周或25℃储藏1周的鸡蛋较好。
语种:
中文
展开
冷藏期间蛋清液的凝胶性和起泡性研究
作者:
蒋盼盼;代钰;张志鹏;胥伟;王宏勋;...
期刊:
中国家禽,2018年40(24):30-33 ISSN:1004-6364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代钰] 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张志鹏; 蒋盼盼; 王海滨; 张燕鹏; 王宏勋; 胥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冷藏;蛋清液;起泡性;凝胶性
摘要:
将巴氏杀菌蛋清液在4℃下冷藏0~13 d,测定储藏期间蛋清液起泡性和凝胶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冷藏期间,蛋清液起泡性先下降后上升,鲜蛋的起泡性为0.691,第9天蛋清液起泡性达到较低值0.283,较鲜蛋样降低59.04%;泡沫稳定性先上升后下降,鲜蛋泡沫稳定性为0.926,冷藏第8天达到较大值0.955,较鲜蛋样增高3.13%;凝胶强度呈波浪式变化,鲜蛋液凝胶强度为935.095 g/cm2,第4天达到较低值540.282 g/cm2,较鲜蛋样降低42.22%,第11天达到较大值1 408.763 g/cm2,较鲜蛋样增加50.65%;凝胶弹性也呈波浪式变化,第5天和第10天凝胶弹性较大,分别为1.579和1.908。由此可知,蛋品加工若要利用起泡性,不应将蛋清液冷藏;若要利用泡沫稳定性,需在4℃适当冷藏,并综合考虑其起泡性;若要利用凝胶强度,应在4℃冷藏11 d后再进行加工;利用凝胶弹性需在4℃冷藏5或10 d。
语种:
中文
展开
菜籽蛋白糖基化修饰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
作者:
张燕鹏;祝贤彬;齐玉堂;张维农;胡志雄
期刊:
食品工业,2017年38(1):156-160 ISSN:1004-471X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430023;[张维农; 张燕鹏; 祝贤彬; 胡志雄;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菜籽蛋白;葡聚糖;糖基化;功能性质
摘要:
采用湿热法对菜籽蛋白进行了糖基化修饰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菜籽蛋白的质量浓度为8 mg/m L,蛋白质与葡聚糖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60℃和6 h的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接枝度可达46.0。对改性后的菜籽蛋白功能性质进行对比分析可知,糖基化修饰可显著改善菜籽蛋白的功能性质,与原样菜籽蛋白相比,其溶解性和起泡性分别提高了2.7和1倍,而乳化性活性,乳化稳定性则分别提高了45.6%和24.9%。
语种:
中文
展开
冷榨双低菜子粕中蛋白质功能性质的研究
作者:
张燕鹏;陈全求;曹杨
期刊:
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55(8):2089-2092 ISSN:0439-8114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全求]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曹杨; 张燕鹏]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冷榨;双低菜子粕;菜子蛋白质;功能性质
摘要:
对冷榨双低菜子粕中蛋白质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等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高于50℃时,菜子蛋白质的溶解性会有所增加;在p H为3和5下,菜子蛋白质的溶解度较低,这说明菜子蛋白具有两个等电点;当盐溶液浓度增加时,在p H为8和10的碱性环境下菜子蛋白质的溶解性不断降低,而在低p H下溶解性变化不显著;与大豆分离蛋白质相比,菜子蛋白质的持水性较差,而泡沫的稳定性和持油性较好,这与蛋白质表面疏水性的大小相关。通过对菜子蛋白质功能性质的分析有利于其在食品加工中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亚临界丁烷萃取法制备大豆胚芽油的研究
作者:
张燕鹏;许春芳;孙晓梅;齐玉堂;胡志雄;...
期刊:
中国油脂,2016年41(6):1-4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张燕鹏; 许春芳; 孙晓梅; 齐玉堂; 胡志雄; 张维农]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 430023
会议名称:
首届中国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发展论坛
会议时间:
2016-01-01
会议地点:
中国河南安阳
会议论文集名称:
首届中国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
关键词:
亚临界丁烷丁烷萃取;大豆胚芽油;维生素E;植物甾醇
摘要:
以大豆胚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亚临界丁烷萃取大豆胚芽油的工艺条件,并与正己烷萃取工艺对大豆胚芽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径40目,萃取温度50℃,每次萃取时间40 min,萃取5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豆胚芽出油率可达95.0%。与正己烷萃取工艺相比,亚临界丁烷萃取大豆胚芽油中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含量均较高,尤其是植物甾醇的含量提高了2倍,二者的含量分别可达3.80 mg/g和16.95 mg/g。
语种:
中文
展开
豌豆淀粉与蛋白质联产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
作者:
张燕鹏;曹杨;庄坤;丁文平
期刊:
食品工业,2016年37(5):165-168 ISSN:1004-471X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430023;[曹杨; 张燕鹏; 丁文平; 庄坤]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豌豆;淀粉;蛋白;联产加工
摘要:
对豌豆淀粉与蛋白质联产加工工艺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豌豆淀粉与蛋白质的综合得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液浓度75 mmol/L,浸提时间18 h,浸提温度30℃,料液比1︰18(g/m L),在此条件下,豌豆淀粉得率可达78.0%,纯度为86.4%,豌豆蛋白质得率可达61.9%,纯度为79.4%,基本实现了豌豆淀粉与蛋白的综合加工利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豌豆淀粉与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理化性质比较
作者:
张燕鹏;庄坤;丁文平;曹杨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2016年37(4):183-186 ISSN:1002-0306
作者机构:
[张燕鹏; 庄坤; 丁文平; 曹杨]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关键词:
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理化性质
摘要:
通过对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的基本组成、颗粒形态、凝沉性、糊化特性、透明度及抗性淀粉含量的测定与比较表明:豌豆淀粉中直链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但其颗粒直径小于马铃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相比,豌豆淀粉易于回生,但糊稳定性较好;豌豆淀粉糊的透明度低于马铃薯淀粉,但其淀粉组成中慢消化淀粉含量高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