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通变:《易传·象传》中的国家治理思想
作者:
杨华祥
期刊:
决策与信息,2021年(03):33-40 ISSN:1002-8129
作者机构:
[杨华祥]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易传》;《象传》;为政;国家治理;兴衰治乱
摘要:
《易传》中蕴藏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六十四卦代表着社会政治秩序的不同状态,书中观点精辟有据,尤其是对兴衰治乱的历史规律阐述极为深刻。其中贯穿了中正治国的核心理念,然后由此展开为为政之德、施政要方、通时之变等内容,为今天的治国理政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智慧启示。
语种:
中文
展开
过程哲学与华严佛学的比较研究
作者:
尚真洁;杨华祥
期刊:
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12):91-96 ISSN:1003-8477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杨华祥; 尚真洁]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过程哲学;华严佛学;创造性;圆融无碍
摘要:
过程哲学与华严佛学皆以阐释事物内在本质联系的方式来化解二元论的思维问题,但前者以"有"为出发点促使联系呈现出"多入一"的单向摄入之进化关系,后者以"空"为根本则呈现出"多入一"且"一入多"的双向摄入之圆融关系,这使两者在思想上出现非对称开放式与对称封闭式的结构差异。这种差异使华严佛学在思想的统一性及对二元思维的超越性上更为完善,却缺乏过程哲学开放式体系的创造性和新颖性,但两者的不同在社会层面中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明清实学对佛教出世主义的批判
作者:
杨华祥;张加明
期刊:
船山学刊,2017年(6):16-27 ISSN:1004-7387
作者机构:
[杨华祥; 张加明] 武汉轻工大学
会议时间:
2017-11
关键词:
三教关系;明清实学;经世致用;人间佛教
摘要:
出于对明朝灭亡的反思,明末清初实学家基于儒家的经世致用立场对佛道的出世主义思想,从本体论、工夫论、人性论、因果观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佛道思想空谈本体,立体消用,灭除人欲,忽视实践,导致了宋明以来的儒学有浓厚的僧侣主义倾向,最终也导致了国家的衰落。近代佛教在各种危机面前开始转向,从以前的出世主义向积极入世转变,逐渐演变成近代以来的居士佛学与人间佛教运动。
语种:
中文
展开
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
作者:
张婧;杨华祥
期刊:
科教导刊,2016年(07):161-162 ISSN:1674-6813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23;[杨华祥; 张婧]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育者;家庭环境
摘要:
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直接性的影响。目前,我国家庭教育引起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方式、内容、环境等上。从家庭教育的环境、教育者及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与对受教育者的认知三方面分析产生教育误区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孩子健康的成长提供保障。
语种:
中文
展开
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
作者:
张婧;杨华祥
期刊:
时代教育,2016年(17):112-113 ISSN:1672-8181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杨华祥; 张婧]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西方自由主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
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敏感,追求言论自由,喜欢标新立异的群体,自由主义思潮无疑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找到适合滋生的土壤。通过分析其历史发展进程和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儒家实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作者:
杨华祥;张加明
期刊:
理论月刊,2016年(4):23-28 ISSN:1004-0544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杨华祥; 张加明]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明清实学;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
外来文化在本土化的进程中必然会从传统中汲取一些类似的思想才能立足并且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一个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吸收融合的过程。中国在明末清初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儒家实学,它推动了整个东亚的现代化进程,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语种:
中文
展开
明清之际儒家实学的治理思想探析
作者:
杨华祥;杜志章;张加明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30(3):32-37 ISSN:1671-7023
作者机构:
[杨华祥; 张加明]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志章]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儒家实学;国治久安;实事求是;法治精神
摘要:
明清实学痛感于宋明理学的空谈误国,提出在治国方式上要求真务实。不能空谈道德,废弃人事,而是要注重实事,要重视闻见之知,发挥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在政治理念上,不能搞皇权至上,而是要选贤举能,众治天下;在行政理念方面,要严于治吏、宽于养民;要努力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注重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在人才选拔方面,要改革八股和科举,宽进严用,注重实效;在法治理念上,要废除维护皇族一己私利的私法,建立维护百姓利益的公法,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对策
作者:
张婧;杨华祥
期刊:
法治与社会,2016年(28):5-6 ISSN:1009-3141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华祥; 张婧]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本质
摘要:
近年来,人民论坛关于国内外十大社会思潮的调查评选显示,新自由主义思潮连续六年位列年度十大思潮前三位,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最深、范围最广的一种非主流社会思潮。我们有必要弄清其在中国的历史发展状况,认清其本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嘉道时期皖派考据学发展的新动态
作者:
郑雯;杨华祥
期刊:
兰台世界,2016年(8):133-136 ISSN:1006-7744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华祥; 郑雯]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嘉道时期;皖派考据学;春秋;俞正燮
摘要:
鼎盛于乾、嘉两朝的考据学发展至嘉庆末年,面临"考据何以致用"这一时代问题的挑战。作为儒门经典文献且济世较深的《春秋》,此时成为今文学家、古文学家论争的焦点。著名皖派考据学者俞正燮在其《春秋》研究中,就三传价值分判、历代注疏纠谬、典制史地考察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这些研究成果向我们展示出嘉道时期考据学学者努力将"考据"与"致用"紧密联系的治学态度,这不仅回应了今文经学的挑战,同时也为道、咸时期经世致用思潮蓬勃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语种:
中文
展开
宋明理学与明清实学知行观比较
作者:
杨华祥;宋显
期刊: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32(1):8-12 ISSN:2096-2045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23;[杨华祥; 宋显]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朱熹理学;陆王心学;明清实学;知行观;科学精神
摘要:
朱熹理学的"知先行后"和阳明学的"知行合一"的知行观,说到底都是在做格心的工夫。明清实学实现了从德性之知到闻见之知的转变,强调要从不断变化的"气"中去探求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规律,提出了"知行相资,以行为贵"的知行观,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移动互联时代的纲要课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
杨华祥;张加明;彭光明
期刊:
学理论,2015年(29):152-154 ISSN:1002-2589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23;[彭光明; 杨华祥; 张加明]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移动互联;纲要课;景观时代;慕课教学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的迅猛发展,高校的纲要课教学面临极大的机遇和挑战。纲要课教师需要重视网络时代的信息大、传播迅速、互动及时等特点,努力创新教学模式,将其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掌握慕课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时代需要,达到教学目的。
语种:
中文
展开
我国失独老人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宋显;杨华祥
期刊:
今日湖北(中旬刊),2014年(1):81-83 ISSN:1008-5807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华祥; 宋显]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失独”家庭;赡养方法;养老对策
摘要:
“失独老人”这一个弱势群体目前由于社会关注度不高,群体调查比较困难而被大众所忽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兼顾各个群体的利益,才能共享发展成果。政府的有效政策支持,各群体的精神关怀,社会力量科学的救助方式以及失独老人自我赡养共构成养老对策,四位一体的打造失独老人的养老生态环境,最终实现有保障的赡养方法。
语种:
中文
展开
“革欲复理”、“剥落物欲”与“理在欲中”——朱熹理学、陆王心学与明清实学理欲观之比较
作者:
杨华祥
期刊: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29(1):8-13 ISSN:2096-2045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思政课部,武汉,430023;[杨华祥]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朱子学;陆王心学;明清实学;人性论
摘要:
朱熹理学带有明显的禁欲主义倾向,陆王心学则更倾向于制欲主义,共同的特点都是“存天理,灭人欲”;明未清初思想家则强调要“足民之欲”,认为凡人不能物欲,理就在于天下的公欲,开启了新人文主义的人性论。同时明清思想家还辩证吸收了理学的道德成果,强调要知耻,要做欲望的主人,不能任由欲望泛滥,这些理论促进了近现代儒学的人本主义转型。
语种:
中文
展开
论明末清初西学对中国哲学范式转换的影响
作者:
杨华祥
期刊: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10(2):122-128 ISSN:1672-626X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思政课部,湖北武汉,430023;[杨华祥]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西学东渐;范式转换;明清实学;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摘要: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客观上加快了中国哲学从宋明理学向明清实学的转向进程。西方的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知识使得中国哲学初步实现了由格心穷理向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转向、由道德经世向科学经世的实践论转向以及由主观臆测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转向,这些资源也是我们今天重建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源。
语种:
中文
展开
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信仰心态研究
作者:
杨华祥;张加明
期刊:
学理论,2011年(25):150-152 ISSN:1002-2589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武汉,430023;武汉工业学院思政课部,武汉,430023;[杨华祥; 张加明]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国学;信仰;道德;宗教
摘要:
当代大学生由于受时代、网络以及自身等原因的影响,实用信仰、宗教信仰等正逐渐蚕食以往的理想信念、道德信仰的阵地。传统文化中信仰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经过现代转换后可以弥补当代大学信仰教育的不足,应该借助国学热的有利条件提升大学生包括信仰在内的人文素质。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文艺伦理思想浅论
作者:
杨华祥
期刊:
文教资料(高中版),2011年(16):4-5 ISSN:1004-8359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23;[杨华祥]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中国文艺伦理思想;生活伦理;生命伦理;后现代主义
摘要:
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体现出善美相即的文艺伦理。本文将文艺伦理区分为生活伦理与生命伦理。生命伦理是道家和佛教文艺作品超越性的基石所在。现代西方社会文艺伦理出现颓废的色彩,中国传统的文艺伦理观经过转换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医治现代社会的心灵荒芜。
语种:
中文
展开
武汉地区大学生国学教育调查与分析
作者:
张加明;李娥;李玮;杨华祥
期刊:
江汉学术,2011年28(6):106-109 ISSN:2095-5634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思政课部,湖北武汉,430023;[杨华祥; 李娥; 李玮; 张加明]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国学教育;传统文化
摘要:
“国学热”的兴起是多种原因综合形成的结果。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为我国高校开展国学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国学的涵义和地位、国学教育的意义的认识还是正确的,对国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少数学生对国学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持排斥态度。同时我国高校国学教育存在明显缺失或不到位的情况,教育形式和手段过于单一。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
语种:
中文
展开
试论僧肇对中国哲学本体论的贡献
作者:
杨华祥
期刊:
世纪桥,2010年(19):38-39 ISSN:1001-0475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思政课部,湖北,武汉,430023;[杨华祥] 武汉工业学院
关键词:
僧肇;非有非无;本体论;思维方式
摘要:
中国哲学固有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在魏晋时期激发了大乘空宗般若学的中土化,僧肇是其中的集大成者。但是僧肇也感觉到空宗的局限而最终把本体归结到道家的道上来,其本体论思想具有两种不彻底性,最后被隋唐佛学以及宋明理学所超越。
语种:
中文
展开
用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
杨华祥
期刊:
学习月刊,2010年(24):95+62 ISSN:1003-6016
作者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南京大学
关键词:
国学热;学生健康;教育促进;成长;百家讲坛;传统文化;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
摘要:
<正>自从2003年以来,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到凤凰卫视的智慧东方、文化大观园,以及各地的讲坛、书院、培训班,传统文化正呈现一阳来复之势。
语种:
中文
展开
浅谈“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
作者:
李海亮;杨华祥
期刊:
文教资料(高中版),2010年(18):216-218 ISSN:1004-8359
作者机构:
海军指挥学院,江苏,南京210016;武汉工业学院,思政课部,湖北,武汉,430023;[杨华祥] 武汉工业学院;[李海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
关键词:
“内圣外王”;历史演变;现代境遇
摘要: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借用庄子的"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学,实际上丢掉了儒家平民性和实用性的一面,把佛老本体论、直觉主义的东西植入儒学,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遭到了实学家的激烈批判。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