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谷维素对稻米煎炸油品质的影响研究
作者:
汪昆立;李正民;承海;张海龙;齐玉堂;...
期刊:
粮食与油脂 ,2024年37(02):68-73+89 ISSN:1008-9578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23;[李正民] 山东兴泉油脂有限公司,山东临沂 276000;[承海] 中粮油脂(重庆)有限公司,重庆 408000;[张维农; 张海龙; 齐玉堂; 汪昆立]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γ-谷维素;稻米油;煎炸;低场核磁共振
摘要:
以添加γ-谷维素的稻米油为煎炸用油,研究γ-谷维素对稻米煎炸油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检测的稻米煎炸油弛豫特性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γ-谷维素能显著提高稻米油的氧化稳定性和煎炸稳定性,且当添加量为5 g/kg时效果最好;添加5 g/kg的γ-谷维素能有效抑制稻米油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增长,且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保护作用也比较突出;LF-NMR检测参数S21与极性组分含量、酸价、碘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分别为0.914 9、0.857 2和0.760 0,但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可为LF-NMR在煎炸油品质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语种:
中文
展开
响应面优化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工艺
作者:
杨长娥;张海龙;谌刚;杨凡;龚任;...
期刊:
中国油脂 ,2024年49(04):59-64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张维农; 贺军波; 韩立娟; 张海龙;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张维农; 贺军波; 韩立娟; 张海龙; 齐玉堂] 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武汉 430023;[谌刚] 湖北三鼎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鄂州 436000;[杨凡; 龚任]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70;[杨长娥]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蒙脱土;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玉米赤霉烯酮;玉米油
摘要:
为提高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改性蒙脱土(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ZEN)的效率,在对比不同改性蒙脱土对玉米油中ZEN脱除效果的基础上,以ZEN吸附脱除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的工艺条件(1627-MMT添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并测定脱毒前后玉米油的理化性质及总甾醇和总生育酚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相比其他3种改性蒙脱土,1627-MMT的ZEN脱除效果最佳;1627-MMT脱除玉米油中ZEN的最优工艺条件为1627-MMT添加量5%、吸附温度105℃、吸附时间23 min,在此条件下ZEN吸附脱除率为(89.16±0.10)%,脱毒后玉米油中ZEN含量为349.64 μg/kg,符合欧盟标准限量要求(≤400 μg/kg);脱毒后玉米油的红值下降了 72.34%,酸值下降了 41.67%,过氧化值下降了 42.00%,总甾醇和总生育酚的保留率分别为92.07%和85.34%,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综上,1627-MMT不仅可有效脱除玉米油中ZEN,还可降低玉米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及色泽,并对玉米油中的甾醇、生育酚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影响较小,在玉米油中ZEN的脱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漆酶降解花生饼中黄曲霉毒素B1的工艺优化及分子对接分析
作者:
曹玲;廖瑞凤;冯江涛;贺军波;齐玉堂;...
期刊:
中国油脂 ,2024年49(5):83-87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冯江涛; 曹玲; 张维农; 廖瑞凤; 贺军波;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漆酶;花生饼;分子对接
摘要:
为促进漆酶在花生饼粕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除中的实际应用,以霉变花生饼为实验对象,利用漆酶降解AFB1,考察加酶量、体系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料液比对AFB1降解率的影响,优化漆酶降解花生饼中AFB1的工艺条...展开更多 为促进漆酶在花生饼粕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除中的实际应用,以霉变花生饼为实验对象,利用漆酶降解AFB1,考察加酶量、体系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料液比对AFB1降解率的影响,优化漆酶降解花生饼中AFB1的工艺条件,并通过分子对接分析漆酶与AFB1的相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漆酶降解花生饼中AFB1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加酶量5 U/g、体系pH 6.0、反应时间48 h、反应温度45℃、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漆酶对花生饼中AFB1的降解率高达83.5%,AFB1残留量为15.8μg/kg,符合国标要求(≤50μg/kg);分子对接分析表明AFB1与漆酶活性空腔中的氨基酸残基His109、Ser110、His111、Ser113、His452、Asp456间形成了氢键网络,漆酶降解AFB1的机制可能与该氢键网络有关。综上,漆酶对花生饼中AFB1具有高效的降解活性,在发霉花生饼脱毒处理中有较大应用前景。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不同干燥方式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作者:
王志贤;赵洲桥;孙乐;张海龙;齐玉堂;...
期刊: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31(01):1-5 ISSN:1672-5026
作者机构:
[张维农; 张海龙;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无锡 214035);[张维农; 张海龙; 齐玉堂] 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武汉 430023);[杨波; 汪有军] 武汉明乔科技有限公司(咸宁 437099);[赵洲桥; 王志贤]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油茶籽;自然晾晒;快速烘干;慢速烘干;油茶籽油
摘要:
以新鲜油茶籽为原料,对比研究了 自然晾晒、快速烘干和慢速烘干三种处理方式对油茶籽品质(脂肪含量、蛋白含量等)和油茶籽油品质(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甾醇、生育酚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慢速烘干处理油茶籽含油率(33.3%)和油茶籽油得率(22.4%)最高,自然晾晒处理的油茶籽油酸价(0.56 mg KOH/g)最小、总生育酚含量最高(215.22 mg/kg),快速烘干处理的油茶籽油总甾醇含量(420.88 mg/100 g)最高,上述结果为油茶籽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不同脱胶工艺对菜籽油品质及油脚中磷脂组成的影响
作者:
袁曼雨;吴亦珺;周文婷;从艳霞;齐玉堂;...
期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4年46(2):430-436 ISSN:1007-9084
作者机构:
[张维农; 齐玉堂; 从艳霞]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430023;[张维农; 齐玉堂; 从艳霞] 农产品加工与转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430023;[周文婷; 袁曼雨; 吴亦珺]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菜籽油;脱胶;油脚;磷脂
摘要:
以菜籽毛油为原料,分析不同脱胶工艺条件下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含磷量、甾醇、生育酚和甘油二酯的变化情况,以及脱脂油脚中磷脂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基于不同脱胶原理的脱胶方法在脱胶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酶法脱胶效果优于水化...展开更多 以菜籽毛油为原料,分析不同脱胶工艺条件下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含磷量、甾醇、生育酚和甘油二酯的变化情况,以及脱脂油脚中磷脂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基于不同脱胶原理的脱胶方法在脱胶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酶法脱胶效果优于水化脱胶,与磷脂酶C相比,磷脂酶A1酶法脱胶效果更彻底;脱胶后菜籽油的过氧化值和酸价都呈下降趋势,磷脂酶A1酶法脱胶油酸价降低程度最小;脱胶油中生育酚和甾醇含量略有下降,最大降幅约为5%;PLC酶法脱胶油中甘油二酯含量显著上升;脱胶油中1,3-甘油二酯与1,2-甘油二酯含量的比例下降,其比例范围为(2.2~3.0):1。经不同脱胶工艺处理后,脱脂油脚中磷脂组成与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水化脱胶油脚中磷脂总量最高,磷脂酶A1酶法脱胶油脚中溶血磷脂含量最高,磷脂酶C酶法脱胶油脚中磷脂酰肌醇含量最高。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干法分提富集工艺优化
作者:
吕晓雅;袁曼雨;从艳霞;齐玉堂;张维农
期刊:
中国油脂 ,2023年48(05):56-61+68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吕晓雅; 袁曼雨; 从艳霞; 齐玉堂; 张维农]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干法分提;结晶
摘要:
为提高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含量,以化学酯交换联合酶法酸解反应制备的OPO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干法分提条件(结晶温度、冷却速率、养晶时间)对OPO含量及提升率、sn-2位棕榈酸(P...展开更多 为提高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含量,以化学酯交换联合酶法酸解反应制备的OPO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干法分提条件(结晶温度、冷却速率、养晶时间)对OPO含量及提升率、sn-2位棕榈酸(PA)占总PA含量及提升率和分提液油得率的影响,确定干法分提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干法分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6℃、冷却速率4℃/h、养晶时间3 h,在此条件下OPO含量为(38.84±0.39)%,OPO含量提升率为(46.07±1.47)%,sn-2位PA占总PA含量为(91.08±0.16)%,sn-2位PA占总PA含量提升率为(47.61±0.25)%,分提液油得率为(31.26±0.34)%。综上,通过干法分提可以获得OPO纯度更高的甘油三酯。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二乙烯三胺脱除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B1的工艺优化及机制研究
作者:
王梦璐;贺军波;张海龙;齐玉堂;张维农
期刊:
中国油脂 ,2023年48(08):110-114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王梦璐; 贺军波; 张海龙; 齐玉堂; 张维农]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花生粕;黄曲霉毒素B_1;二乙烯三胺;脱毒机制
摘要:
旨在为霉变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脱除提供技术支持,以自然霉变花生粕为实验材料,用二乙烯三胺脱除花生粕中的AFB1。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脱毒条件,并对二乙烯三胺脱除AFB1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乙烯三胺脱除花生粕中AFB1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1、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45 min、二乙烯三胺溶液质量浓度10 mg/mL,在此条件下AFB1脱除率为95.5%;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分析表明,AFB1可能的降解机制是其酮羰基与二乙烯三胺发生脱水反应,并且反应产物通过离心随着上清液被脱除。二乙烯三胺具有应用于花生粕中AFB1脱除的潜力。
语种:
中文
展开
κ-卡拉胶对蜂蜡基乳液凝胶微观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作者:
孙雅晖;韩立娟;苏凌志;常梦迪;张诗琪;...
期刊:
食品科学 ,2023年44(12):25-33 ISSN:1002-6630
作者机构:
[贺军波; 韩立娟;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23;[贺军波; 韩立娟; 齐玉堂] 大宗粮油精深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23;[贺军波; 韩立娟; 齐玉堂] 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23;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苏凌志; 赵洲桥; 张诗琪; 孙雅晖; 常梦迪]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蜂蜡;κ-卡拉胶;乳液凝胶;双凝胶
摘要:
蜂蜡油凝胶分别与纯水和κ-卡拉胶水凝胶混合,在不添加乳化剂的条件下,配合高速剪切制备乳液凝胶和双凝胶。探究不同油凝胶质量分数(40%、60%、80%)下,κ-卡拉胶的加入对蜂蜡基乳液凝胶微观结构、物理稳定性、持水持油率、...展开更多 蜂蜡油凝胶分别与纯水和κ-卡拉胶水凝胶混合,在不添加乳化剂的条件下,配合高速剪切制备乳液凝胶和双凝胶。探究不同油凝胶质量分数(40%、60%、80%)下,κ-卡拉胶的加入对蜂蜡基乳液凝胶微观结构、物理稳定性、持水持油率、硬度、流变学行为和热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的乳液凝胶及双凝胶均为W/O型。与乳液凝胶相比,κ-卡拉胶的添加并未改变双凝胶的蜂蜡晶型、持油性和热性质,但是提高了可塑性、持水性、物理稳定性、硬度和黏弹性。此外,随着双凝胶中油凝胶含量的增加,其分散水相液滴的平均粒径和分布范围越来越小,且抗剪切能力逐渐增强。收起
语种:
中文
展开
制备条件对甾醇/谷维素凝胶油基人造奶油模拟体系微观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
苏凌志;韩立娟;常梦迪;齐玉堂;张诗琪;...
期刊:
现代食品 ,2023年29(13):171-173+183 ISSN:2096-5060
作者机构:
[苏凌志; 贺军波; 韩立娟; 齐玉堂] 大宗粮油精深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23;[苏凌志; 贺军波; 韩立娟; 齐玉堂] 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23;[苏凌志; 贺军波; 韩立娟;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张诗琪; 刘孟洁; 常梦迪]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甾醇/谷维素;凝胶油;米糠油;人造奶油
摘要:
利用甾醇/谷维素混合物作为复合凝胶剂制备凝胶油,并与亚麻籽胶水凝胶混合成功制备了人造奶油模拟体系,通过微观形态分析、恒温贮藏稳定性分析和冻融离心稳定性分析,考察了复合凝胶剂浓度和甾醇/谷维素质量比对人造奶油模拟体系的影响。通过探究与筛选,在甾醇/谷维素复合凝胶剂浓度为9%(质量百分数),甾醇∶谷维素质量比为2∶3时得到了微观结构和稳定性综合表现最优的人造奶油模拟体系。
语种:
中文
展开
1,3-二油酸- 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合成
作者:
吕晓雅;齐玉堂;张维农;从艳霞;袁曼雨
期刊:
中国油脂 ,2023年48(2):117-122,152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袁曼雨; 从艳霞; 张维农; 齐玉堂; 吕晓雅]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化学酯交换反应;酶法酸解反应;1,3-二油酸- 2-棕榈酸甘油三酯;熔点
摘要:
本文采取两步法合成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首先通过化学酯交换得到熔点相对棕榈硬脂降低的油脂,以化学酯交换油脂为原料,在Lipozyme RM IM脂肪酶的催化下与油酸进行酶法酸解反应,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棕榈硬脂与高油酸葵花籽油质量比为2∶1,化学酯交换油脂与油酸质量比为1∶1.45,酶添加量为4%,反应温度为50.40 ℃,反应时间为5.29 h,该条件下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含量为27.26%,sn-2位棕榈酸(PA)占总棕榈酸(PA)含量为67.36%。
语种:
中文
展开
米糠油萃取脱酸结合吸附脱酸工艺效果研究
作者:
李冰;袁仁康;贺军波;齐玉堂;张维农
期刊:
中国油脂 ,2023年48(08):9-13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李冰]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张维农; 袁仁康; 贺军波;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萃取脱酸;吸附脱酸;米糠油;谷维素;甾醇;生育酚
摘要:
为了在脱酸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米糠油中的营养成分,采用乙醇萃取脱酸结合碱性微晶纤维素吸附脱酸的低温物理脱酸技术对米糠油进行脱酸。以乙醇萃取脱酸米糠油为原料,以脱酸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米糠油的吸附脱酸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比了碱炼脱酸与乙醇萃取脱酸结合吸附脱酸对米糠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脱酸工艺条件为碱性微晶纤维素添加量3.0%、吸附时间2.0 h、吸附温度40℃,在此条件下米糠原油经乙醇萃取脱酸结合吸附脱酸处理后,酸值(KOH)由35.04 mg/g降到0.92 mg/g,谷维素的保留率为73.0%,总甾醇保留率为74.3%,总生育酚保留率为56.5%;而米糠原油经碱炼脱酸处理后,酸值(KOH)由35.04 mg/g降到1.16 mg/g,谷维素的保留率为60.1%,总甾醇保留率为65.6%,总生育酚保留率为44.6%。可见,与传统碱炼脱酸相比,萃取脱酸结合吸附脱酸的方法对米糠油中谷维素、甾醇、生育酚的保留率更高,对游离脂肪酸的脱除效果更好。
语种:
中文
展开
具有缓释作用α-萘乙酸辛醇酯微乳液的制备与生物活性
作者:
饶缔;罗文涛;贺军波;齐玉堂;张维农;...
期刊:
农药 ,2022年61(01):19-23 ISSN:1006-0413
作者机构:
[罗文涛; 饶缔]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贺红武]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维农; 贺军波;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wdkj&>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α-萘乙酸辛醇酯;微乳液;缓释;植物生长调节剂
摘要:
[目的]改变α-萘乙酸脂溶性和实现缓释效应。[方法]α-萘乙酸与辛醇酯化制备出α-萘乙酸辛醇酯并进行微乳液化,制备出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1,2-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α-萘乙酸辛醇酯与大豆油为油相的稳定微乳液;考察了微乳液对小麦种子生长调节活性。[结果]α-萘乙酸辛醇酯与大豆油质量比为4∶1时可制备出稳定的微乳液,稀释不同倍数后仍可得到稳定乳液体系,满足不同使用需求;α-萘乙酸辛醇酯微乳液能显著促进小麦种子生长,并具有缓释作用。[结论]α-萘乙酸辛醇酯微乳液促进小麦种子生长作用表明农药-脂质键合体纳米化技术在植物生长调节剂领域具有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语种:
中文
展开
响应面优化组氨酸改性蒙脱土脱除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作者:
汪昆立;黄俊圻;张海龙;谌刚;胡勇杰;...
期刊:
中国油脂 ,2022年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黄俊圻; 汪昆立]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龚任; 李冰]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张海龙; 张维农;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wdkj&>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关键词:
蒙脱土;组氨酸;黄曲霉毒素;花生油
摘要:
为了提高组氨酸改性蒙脱土(His-MMT)脱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效率,本试验采用响应面法对His-MMT 脱除花生油中AFB1的条件进行优化和研究吸附前后对花生油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以吸附剂添加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为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脱除黄曲霉毒素条件:添加量为0.17%、吸附温度为110 ℃、吸附时间为22 min,在此条件下,花生油中AFB1含量从58.26±0.48 μg/kg降低到1.05±0.07 μg/kg,脱除率为98.20%±0.11%;吸附后花生油的红值下降29.79%,酸价降低4.44%,总生育酚和总甾醇的保留率分别为85.85%和 97.26%。上述研究结果为组氨酸改性蒙脱土用于食用油脱除黄曲霉毒素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seed oil
作者:
Du, Jing;Yuan, Ren-kang;Hu, Rui-xue;Zhang, Hai-long;Qi, Yu-tang;...
期刊:
Fuel ,2022年314:123047 ISSN:0016-2361
通讯作者:
Zhang, HL
作者机构:
[Zhang, HL; Zhang, Wei-nong; Du, Jing; Zhang, Hai-long; Yuan, Ren-kang; Qi, Yu-tang; Hu, Rui-xue] Wuhan Polytech Univ, Coll Food Sci & Engn, Wuhan 430023, Peoples R China.;[Zhang, Wei-nong; Zhang, Hai-long; Qi, Yu-tang] Engn Res Ctr Lipid Based Fine Chem Hubei Prov, Wuhan 430023, Peoples R China.;[Zhang, Wei-nong; Du, Jing; Zhang, Hai-long; Qi, Yu-tang] Wuhan Polytech Univ, Key Lab Deep Proc Major Grain & Oil, Wuhan 430023, Peoples R China.
通讯机构:
[Zhang, HL ] W;Wuhan Polytech Univ, Coll Food Sci & Engn, Wuhan 430023,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Biodiesel properties;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Cucurbitaceae) seed oil;Oil properties
摘要:
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 Spreng. (Cucurbitaceae) seed is an unexplored un-edible oil resource and one of the important candidates for producing biodiesel due to the high content of oil in seed. In this study,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 cochinchinensis seed oil (MCSO) and the biodiesel obtained from MCSO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biodiesel producing with MCSO as raw mater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il content of M. cochinchinensis seed kernel was up to 50.82%. The density, refractive index, free fatty acid and acid value of MCSO were 0.92 g/mL, 1.50, 0.11 mg KOH/g and 0.23 mg KOH/g,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showed that MCSO had esters and desired fatty acids profile, suggesting that it was feasible to produce biodiesel with MCSO as feedstock. Fatty acids of MCSO were mainly included stearic acid (53.29%), linoleic acid (21.40%), oleic acid (16.09%), palmitic acid (5.44%) and minor components namely cis-11-eicosenoic acid (2.49%), α-linolenic acid (0.67%) and arachidic acid (0.63%). Diversified biodiesel properties including flash point,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calorific value, cetane number, density, acid value, iodine value and water content of MCSO biodiesel were in consis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biodiesel standards such as ASTM standard and GB/T 25199-2017. Therefore, MCSO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pplied as an alternate green resource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 2021 Elsevier Ltd
语种:
英文
展开
米糠蛋白碳量子点的表征及应用
作者:
李小敏;胡志雄;张维农;齐玉堂;张燕鹏;...
期刊:
中国油脂 ,2022年47(2):58-64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李小敏; 胡志雄; 张燕鹏; 杜言; 左陈; 张维农;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米糠蛋白;碳量子点;荧光性能;Fe~(3+)传感;细胞成像
摘要:
以米糠蛋白(RBP)为碳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碳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的米糠蛋白碳量子点(RBP-CDs)的光学性能、形貌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进行表征,并探究RBP-CDs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及应用于传感、细胞成像、荧光染色等领域的效果。结果表明:RBP-CDs在286 nm下有紫外吸收峰,其发射波长具有激发依赖性;RBP-CDs的形状近似球形,分散性好,尺寸均一,粒径为2~4 nm;RBP-CDs表面富含羟基、羧基,亲水性好;在pH 4~10及不同盐浓度条件下,RBP-CDs的荧光性能良好;在365 nm紫外灯长时间照射下,也表现出良好的光学稳定性,但在不同化学环境中RBP-CDs的荧光强度差别较大,主要与其表面缺陷态有关。荧光传感实验表明,RBP-CDs可作为Fe~(3+)的“Turn-Off”型荧光传感器,检出限可达15.2 nmol/L。RBP-CDs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用于HepG-2细胞的染色成像。RBP-CDs可作为一种新型荧光标记材料,应用于细胞标记和细胞成像领域。
语种:
中文
展开
干法分提富集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的工艺研究
作者:
吕晓雅;袁曼雨;从艳霞;齐玉堂;张维农
期刊:
中国油脂 ,2022年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干法分提;正交试验;结晶
摘要:
为提高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OPO)的含量,本研究以化学酯交换联合酶法酸解反应制备的OPO为原料,对干法分提条件(结晶温度、冷却速率、养晶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对OPO含量及提升率、sn-2位棕榈酸(PA)占总棕榈酸(PA)含量及提升率和液油得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确定干法分提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干法分提最佳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6 ℃,冷却速率4 ℃/h,养晶时间3 h,在此条件下OPO含量为(38.84±0.39)%,OPO含量提升率为(46.07±1.47)%;sn-2 PA占总PA含量为(91.08±0.16)%,sn-2 PA占总PA含量提升率为(47.61±0.25)%;液油得率为(31.26±0.34)%。
语种:
中文
展开
大豆卵磷脂中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的分离纯化研究
作者:
刘思敏;从艳霞;黄俊圻;陈欢;龚任;...
期刊:
中国油脂 ,2022年47(3):132-136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张海龙; 从艳霞; 黄俊圻; 陈欢; 刘思敏; 张维农;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龚任; 李冰]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反相柱色谱;纯化
摘要:
以大豆粉末磷脂为原料,采用反相制备色谱分离纯化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DLPC),探讨洗脱溶剂、洗脱剂流速、上样量对制备系统分离纯化二亚油酰胆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时,甲醇-水配比为95:5(v/v)、流速28 mL/min,上样量0.5g/40 g C18填充柱材料时,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DLPC)纯度可达91.2%,得率21.5%。以乙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时,乙醇-水配比为80:20(v/v)、流速28 mL/min,上样量0.5 g/40 g C18填充柱材料时,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DLPC)纯度可达92.6%,得率20.1%。
语种:
中文
展开
蒙脱土脱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研究
作者:
杨长娥;张海龙;汪昆立;谌刚;胡勇杰;...
期刊:
中国油脂 ,2022年47(11):69-74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张维农; 张海龙;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张维农; 张海龙; 齐玉堂] 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武汉430023;[胡勇杰; 谌刚] 湖北三鼎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鄂州436060;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430079;[杨长娥; 汪昆立]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蒙脱土;花生油;吸附;黄曲霉毒素B_1
摘要:
为了开发适用于食用油的安全、高效黄曲霉毒素吸附剂,以一种半干法制备的钙基蒙脱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蒙脱土脱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工艺,利用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吸附机制,并考察蒙脱土吸附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蒙脱土添加量0.5%、吸附温度110℃、吸附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黄曲霉毒素B_1的脱除率最高,为(95.15 ± 0.01)%,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降低至(1.995 ± 0.607)μg/kg,符合国家标准(GB 2761-2017)要求;蒙脱土吸附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符合Ferundlich模型,表明该吸附是物理多层吸附和化学单层吸附的复杂过程;蒙脱土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亲和力强,最大吸附量可达0.1 mg/g;该蒙脱土还可改善花生油的色泽,降低花生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且总生育酚和总甾醇保留率较高。该蒙脱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黄曲霉毒素B_1吸附剂,可用于油脂加工中。
语种:
中文
展开
蒙脱土对植物油脱色效果的综合评价
作者:
黄俊圻;张海龙;吕晓雅;谌刚;胡勇杰;...
期刊:
中国油脂 ,2022年47(6):15-20 ISSN:1003-7969
作者机构:
[张维农; 张海龙; 齐玉堂] 武汉轻工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430023;[张维农; 张海龙; 齐玉堂] 湖北省油脂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武汉430023;[胡勇杰; 谌刚] 湖北三鼎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鄂州436060;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430079;[黄俊圻; 吕晓雅]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蒙脱土;脱色;植物油;活性白土
摘要:
为了开发高效、环保的食用油脱色剂,本文以一种环保方法(半干法)生产的蒙脱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脱色条件(脱色温度、脱色时间和添加量)下,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蒙脱土具有吸附色素和过氧化物从而降低红值和过氧化值的作用;与各原油相比,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的红值分别下降了77.4%、92.33%和87.2%;过氧化值分别下降了82.7%、83.2%和89.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蒙脱土对脱色后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的酸价值(0.24±0.01,0.113±0.004,0.147±0.006)、总甾醇含量(235.63±6.33,533.17±6.94,676.92±9.46)和吸油率(31.67±5.30,36.72±3.45,29.45±2.34 )等指标的影响均优于活性白土对脱色后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的酸价值(0.34±0.03,0.168±0.170,0.331±0.006),总甾醇含量(209.81±4.90,450.14±8.93,613.44±1.80),吸油率(79.58±7.36,83.56±7.64,73.33±3.36),尤其是吸油率几乎是活性白土的一半。上述研究结果为蒙脱土用于食用油脱色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Preparation of Decaglycerol Monooleate-sodium Caseinate Complex and Stabilization for Citral [十聚甘油单油酸酯-酪蛋白酸钠复合物的构建与对柠檬醛的稳定作用]
作者:
程映雪;王梦露;贺军波;林红;胡志雄;...
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2022年38(12):74-83 ISSN:1673-9078
作者机构:
[程映雪; 王梦露; 林红]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bei Key Laboratory for Process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uhan, 430023, China;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Lipid-based Fine Chemicals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23, China;[贺军波; 胡志雄; 齐玉堂; 张维农]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bei Key Laboratory for Process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uhan, 430023, China<&wdkj&>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Lipid-based Fine Chemicals of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023, China
关键词:
十聚甘油单油酸酯;酪蛋白酸钠;复合物;柠檬醛;稳定作用
摘要:
通过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十聚甘油单油酸酯(DGMO)与酪蛋白酸钠(Na Cas)的复合物,以粒径、PDI和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探究了两者质量比对Na Cas-DGMO复合物的影响,并通过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Na Cas-DGMO复合物的p H值、盐离子耐受性及米糠油水包油乳液乳化性质。结果表明:Na Cas与DGMO质量比1:2、80℃反应1 h能获得稳定复合物,粒径为238.10 nm,PDI为0.27;浊度实验表明Na Cas-DGMO复合物能稳定存在,荧光光谱和FT-IR表明Na Cas与DGMO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结合,同时两者相互作用导致Na Cas的表面疏水性增强(319.46增至596.45);Na Cas-DGMO复合物更耐酸和盐离子变化;Na Cas-DGMO复合物具有优异的稳定水包油(O/W)乳液性质,能在油滴表面形成稳定的界面层,防止油滴凝聚。构建的O/W乳液包封柠檬醛后具有很好稳定性,粒径为208~225nm,PDI为0.18~0.27,储存28 d柠檬醛保留率达78.83%,能实现对柠檬醛的有效保护。因此,Na Cas-DGMO复合物不仅能有效稳定O/W乳液,更能将O/W乳液应用于脂溶性活性物质的良好递送载体。
语种:
中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