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ruption risks to Chinese overseas flat panel display supply networks under China’s zero-COVID policy
作者:
Yue, Xiongping;Mu, Dong;Wang, Chao;Ren, Huanyu;Du, Jianbang;...
期刊:
Operations Management Research ,2024年17(2):406-437 ISSN:1936-9735
通讯作者:
Mu, D;Wang, C
作者机构:
[Yue, Xiongping] Wuhan Polytech Univ, Sch Management, Wuhan, Peoples R China.;[Yue, Xiongping; Mu, Dong; Ren, Huanyu] Beijing Jiaotong Univ, Sch Econ & Management, Beijing, Peoples R China.;[Wang, Chao] Beijing Univ Technol, Coll Econ & Management, Beijing, Peoples R China.;[Du, Jianbang] Texas A&M Univ, Transportat Inst, Bryan, TX USA.;[Ghadimi, Pezhman] Univ Coll Dublin, Sch Mech & Mat Engn, Dublin 4, Ireland.
通讯机构:
[Mu, D ; Wang, C ] ;Beijing Jiaotong Univ, Sch Econ & Management, Beijing, Peoples R China.;Beijing Univ Technol, Coll Econ & Management, Beijing, Peoples R China.
关键词:
Supply networks;Flat panel display;Chinese provinces;Disruption risks;China’s zero-COVID policy
摘要:
China’s fl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 boasts the largest scale worldwide and injects sustained momentum into the global flat panel display supply network. Flat panel displays being exchanged in international flows are deeply characterized by each Chinese province, forming the Chinese overseas flat panel display supply network. Network science is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emergent topology and disruption risk propagation of supply networks. Therefore, this study first constructs weighted and directed Chinese overseas flat panel display supply networks from 2017 to 2021 to investigate the visible risks of these networks by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structures. Second, the hidden risk sources are revealed in supply networks using the proposed risk propagation model in supply, demand, and cooperation disruption scenarios related to China’s zero-COVID policy. The finding reveals that the visible supply risks are focused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nd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demand risks for flat panel d0069splays are also concentrated in these provinces. China’s supply of flat panel displays to the USA is gradually shifting to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dditionally, the hidden risk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of China. The hidden cooperation risks are focused between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USA, and South Korea. These findings will be helpful for determining which provinces or countries are risky sources or for offering a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nd helpful for a more resilient and robust supply network. © 2023, The Author(s), under exclusive licence to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LLC,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语种:
英文
展开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作者:
李康;杜江
期刊:
现代商业 ,2022年(12):94-98 ISSN:1673-5889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48;[李康;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湖北省
摘要:
本文基于2001年~2019年湖北省的相关数据,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以VAR模型为基础,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存在动态均衡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验证了在长期均衡中,湖北省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均影响显著;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
语种:
中文
展开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2000—2017年面板数据
作者:
杜江;方敏
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49(08):22-30 ISSN:1002-1302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48;[方敏;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摘要: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一直被视为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笔者在总结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7年我国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选取了可能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12个因素,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食品性消费支出是影响其消费支出水平最重要的因素。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农村居民互联网意识提升,促进传统农业向"互联网+"农业转型,将有助于实现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水平的提升,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
语种:
中文
展开
OBE理念下高职"两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作者:
罗珺;朱茜;杜江
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264-265 ISSN:1674-9324
作者机构:
[朱茜; 罗珺]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高职“两课”;教学改革
摘要:
本文在学习OBE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高职"两课"教学出现的瓶颈,提出了将OBE理念运用到高职"两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此来促进高职"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语种:
中文
展开
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碳功能测算与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
杜江;罗珺;王锐;王新华
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年35(10):1242-1251 ISSN:1673-4831
作者机构:
[杜江; 王锐; 王新华]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China;[罗珺]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Wuhan, 430205, China
关键词:
温室气体;种植业;农业碳排放;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
摘要:
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思想与碳足迹原理,以8种农作物排放的CO_2、CH_4与N_2O为对象,利用1991-2016年粮食主产区农业投入产出省级数据,测算了种植业的碳足迹。结果显示:(1)主产区碳排放总量增加38.08%,各排放源占比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水稻种植(36.76%)、农业投入(33.42%)、秸秆燃烧(17.94%)和农田氮肥施用(11.88%);(2)碳汇量增长54.28%,薯类和棉花的碳汇量逐年减少,其他农作物逐年增加,且水稻、小麦、玉米的年均碳汇量远大于其他作物;(3)碳汇以水稻为主的有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四川、安徽,以小麦为主的有河南、山东,以玉米为主的有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4)碳足迹(净碳排放量)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先增加后降低的倒"U"型特征,1991-2016年共增长12.17%。实证结果为农业碳减排的方向与思路提供了参考。
语种:
中文
展开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第二课堂建设研究
作者:
王新华;杜江;王锐
期刊: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8年37(1):107-110 ISSN:2095-7386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王新华; 王锐;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创新能力;第二课堂
摘要: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 但是计量经济学难教、难学又是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加强计量经济学第二课堂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分析了计量经济学第二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 第二课堂教 学活动缺乏组织与领导;计划性不强,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缺乏高素质教师指导团队;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缺乏校内外教学基地的支撑; 第二课堂教 学活动形式单一, 无法与第一课堂有效融合.最后基于创新能力培养,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语种:
中文
展开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估计及现状分析
作者:
高如梦;李晓涛;杜江
期刊: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43(7):21-24 ISSN:1007-1458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23;[李晓涛; 高如梦;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摘要:
为了探明湖北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文章从农业生产物质投入角度出发,选取农药施用量、化肥使用量、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柴油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翻耕面积等主要碳排放源指标来测算2000-2016年湖北省农业碳排放量并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出对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更好地促进湖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十三五时期农业减排工作的顺利推进提出政策建议,同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2001-2012年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2-2016年农业碳排放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0-2011年碳排放强度处于不断上升阶段,2011-2016年碳排放强度处于不断下降阶段,在碳排放量的构成中,化肥所导致的碳排放占据着主要地位。
语种:
中文
展开
农业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动态分析———基于2006—2015年面板数据的验证
作者:
高如梦;杜江;李晓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39(12):138-145 ISSN:1005-9121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430023;[李晓涛; 高如梦;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要素投入;面源污染;农业增长;农业EKC模型;动态分析
摘要:
[目的]近年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文章主要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治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方法]选取2006—2015年全国31个省(省份、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农药、化肥、塑料薄膜流失量作为农业污染排放的主要指标,建立简约式模型考察农业环境的库茨涅茨曲线特征。[结果](1)农业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在我国基本得到支持。化肥流失量、农药流失量、塑料薄膜残留量与农业总产值间均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除了山东、河南部分年份达到了农药、塑料薄膜污染方程的拐点之外,其余所有省份农业总产值均低于拐点值。(2)在方程中加入控制变量不影响模型的显著性,只是改变了转折点的出现。(3)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但却增加了塑料薄膜的使用量。农业机械化拥有量系数不显著,农业技术进步环境效应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结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整体污染程度还会进一步加深,要想真正达到农业产出增长与环境相互协调的目的,必须同时从农业污染和农业要素投入两个方面着手。
语种:
中文
展开
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作者:
高如梦;杜江;李晓涛
期刊: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43(4):83-89 ISSN:1007-1458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23;[李晓涛; 高如梦;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研究;VAR模型
摘要:
为了更好地探究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从经济总量的角度出发,将产业结构置于总量框架之内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选取湖北省1990-2016年农、林、牧、渔业各项总产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构建VAR模型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人均收入受种植业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小,受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力度逐渐上升。但从长期来看,农民人均收入依旧受种植业的影响最大,约为41.32%,受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程度分别为3.56%、1.16%、32.9%。并且湖北省林业、渔业对提升农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牧业对提升农民人均收入产生了质的变化,从最初的负向影响转变为后续的正向影响。
语种:
中文
展开
湖北省农业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作者:
高如梦;杜江;李晓涛
期刊: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年43(3):21-25 ISSN:1007-1458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23;[李晓涛; 高如梦;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湖北省;农业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
为探明湖北省农业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1990-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来实证考察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挖掘出对农业经济增长不利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十三五时期农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更好地促进湖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表明,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湖北省农业总产值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化肥、塑料薄膜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314 358、0.368 344。农村用电量、乡村办水电站个数对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448 949、0.053 88。农药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用机械、农业产业结构4个要素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偏回归系数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语种:
中文
展开
我国大米进口激增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作者:
王新华;李颖;王锐;杜江
期刊:
农业经济 ,2018年(1):118-120 ISSN:1001-6139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430048;[李颖; 王新华; 杜江; 王锐]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大米进口激增;粮食安全;国内外价差
摘要:
从2012年起,大米进口量急剧增加.本文分析了我国大米进口的现状及原因,发现大米进口贸易存在进口激增、低端大米成为进口对象等特点,并提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内外价差较大,形成对国内粮食的挤兑效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大米产量及大米消费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语种:
中文
展开
粮油加工装备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作者:
高如梦;杜江
期刊: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7年42(4):36-39 ISSN:1007-1458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23;[高如梦;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粮油加工装备;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摘要:
通过构建粮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企业经营状况指标,利用2008~2014年粮油装备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粮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研发投入对粮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粮油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经营状况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发明专利的数量与粮油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经营状况无明显的关系.
语种:
中文
展开
增长背景下我国粮食进口需求及弹性分析——基于主要品种的有界协整分析
作者:
王锐;王新华;杜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年(1):61-69,103 ISSN:1000-1549
作者机构:
[王锐; 王新华;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粮食进口;需求;弹性;价格;收入
摘要:
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需求不断增长,粮食进出口大致平衡的状态已发生了根本改变,粮食总量和主要粮食品种已经全面净进口,进口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担忧,进口需求及增长原因值得深入探讨.笔者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口需求的增长趋势及原因,并选取了2003-2013年的数据,建立粮食进口需求模型,并采用有界协整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小麦、玉米和大米三大品种的进口需求,以及各自的收入和价格弹性.研究发现:在长期,国际国内相对价格、收入以及粮食进口需求三者之间存在着稳定均衡的关系;相对价格对进口需求的影响更为显著,价格下降,玉米、大米以及小麦的进口需求会显著增加,其中小麦最敏感;在长期,收入增长将进一步促进玉米进口增长,但对大米和小麦的进口影响有限.与短期相比,长期内相对价格对各品种的进口需求影响更大.因此,我国需要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期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基于品种差异来防范进口过快增长风险.
语种:
中文
展开
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原因及对策
作者:
王新华;鲁艳;王锐;杜江
期刊:
农业经济 ,2017年(1):114-116 ISSN:1001-6139
作者机构:
[王新华; 鲁艳; 王锐;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430023
关键词:
小麦进出口贸易;贸易政策;竞争优势
摘要: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还是小麦的国际贸易大国。本文以中国小麦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分析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现状,接着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发现主要原因有:我国小麦产量占世界比重下降、我国小麦价格长期高于世界小麦价格、世界小麦进出口国家都相对集中等。最后提出了我国小麦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语种:
中文
展开
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武汉市调查
作者:
汪普庆;狄强;杨孝伟;杜江
期刊: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16(5):667-673 ISSN:2095-6924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23;[杨孝伟; 杜江; 狄强; 汪普庆]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
摘要:
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视角,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武汉市200个家庭农场进行深入调研,通过146份有效问卷对影响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探讨家庭农场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基于分析得出,家庭农场可以为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语种:
中文
展开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增长:基于DEA-GML指数与面板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
作者:
杜江;王锐;王新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2016年(3):65-81 ISSN:1002-8870
作者机构:
[杜江; 王锐; 王新华]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业增长;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倒U型”曲线;GML指数;面板Tobit模型
摘要:
本文构建了1991 ~ 2013年省级种植业投入产出与污染排放面板数据,利用GML指数方法测算农业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建立面板Tobit模型分析这三种指数的影响因素,同时验证三种指数与农业增长之间是否表现出类似于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曲线特征.本文主要结论有:①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②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变动的地区差异与省际分化明显.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代表全国最高水平,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而中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技术效率最低;东部地区省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大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省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则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③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控制变量对三种指数变动的影响则各不相同.
语种:
中文
展开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苏南地区种稻大户的调查
作者:
朱萌;沈祥成;齐振宏;罗丽娜;王新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2016年36(18):92-99 ISSN:1000-7695
作者机构:
[朱萌; 沈祥成]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齐振宏; 罗丽娜]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新华;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种稻大户;农业技术;技术采用;影响因素;苏南地区
摘要: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对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运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苏南地区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种稻大户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再通过ISM模型分析方法判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与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植规模、家庭人均年收入、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土地租金、农业技术培训、种子公司渠道显著正向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技术采用行为,是否兼业、种子成本显著负向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其中,种子公司渠道、农业技术培训、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是表层影响因素,家庭人均年收入是中层影响因素,是否兼业、种植规模、土地租金、种子成本是深层影响因素。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时空分异
作者:
杜江
期刊:
科研管理 ,2015年36(5):87-98 ISSN:1000-2995
作者机构: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GlobalMalmquist指数;实证分析
摘要:
本文利用1978 ~ 2011年分省面板数据与Global Malmquist指数对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变动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有:(1)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且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总体上呈退步趋势;(2)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与省际分化明显,东部地区增长最快且多数东部省份增速较快,中部地区增长最慢且多数中西部省份增速较慢.主要研究启示有:(1)理论上,随着DEA测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农业TFP的理解也不断深入;(2)实践中,必须切实地解决农业技术效率低下问题,以便更加有效地推动农业TFP的增长.
语种:
中文
展开
中国农业增长的环境绩效研究
作者:
杜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年31(11):53-69 ISSN:1000-3894
作者机构:
[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种植业;非期望产出;全要素生产率;友好指数
摘要:
核算1991~2011年中国省际种植业污染排放量,利用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与农业环境友好指数(AEFI)分析中国农业增长的环境绩效。研究发现,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环境绩效的地区差异及省际分化明显,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最差;除内蒙古外其他各省份的AEFI均小于1,即农业增长环境不友好;是否考虑环境因素对农业增长的绩效评价产生较大影响。
语种:
中文
展开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成因透析
作者:
杜江;罗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年34(4):22-27+42 ISSN:1005-9121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湖北武汉,430075;[罗珺] 武汉军械士官学院;[杜江] 武汉轻工大学
关键词:
化肥和农药;农业面源污染;经济成因分析;中国
摘要:
该文依据环境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成因。研究发现:微观层面,追求经济收益农户的短视行为直接造成了农业污染;宏观层面,源于农业环境资源配置失灵及农业污染治理的政府失灵。该文认为,农业污染问题的解决还需从宏观入手,政府和相关部门除继续完善农民收入保障体系外,还需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并弥补政府环境管理的缺陷,使得市场价格能够更加完整地反映资源与环境价值。
语种:
中文
展开